Creative有着辉煌的过去,它曾经是最好的声卡的代名词,也曾经是全球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多媒体音箱品牌。但今非昔比,虽然Creative依然是最大的独立声卡制造商,但占有的声卡市场也十分有限了,而全球多媒体音箱第一的交椅,早被罗技夺走,第二的位置也很快会被漫步者超越。Creative还是MP3播放器领域鼻祖级的品牌,却竞争不过在音频领域完全算新手的苹果,Creative输得一塌糊涂,名义上市场占有率排第二,但这个第二,差距第一太遥远了。
不幸的事情发生,Creative于2008年,因为经营亏损,卖掉了总部大楼,这栋大楼曾经象征着新加坡科技的高度。这个曾经在众多领域都持先机的企业,为什么会活得越来越窘迫?
崇拜技术到迷信技术
在90年代,Creative的迅速崛起,离不开自身研发的进步,1989年推出SoundBlaster之后,成功的成为新一代声卡的代名词,Creative从此一帆风顺,Creative不断推进声卡技术的升级,市场也围绕着Creative的技术在更新换代,到1992年,推出SoundBlaster16时,Creative的市场地位牢不可破。在PCI声卡时代,Creative又凭借Emu10K1扫荡对手,这次做得最绝,几乎把所有对手都赶出了市场。
也就是这段时期,Creative由崇拜技术转向迷信技术,相信技术能搞定一切,成为Creative的定性思维,转而发展为目空一切,正因为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,让Creative失去了很多继续发展的机会。
忽视市场需求,轻视竞争对手
Live!系列声卡雄踞市场长达5年之久,这是IT业界的奇迹,其历史背景就是Creative在声卡领域的一家独大,这种优势的市场地位,让Creative失去了研究市场的兴趣,Creative在此时期有兴趣的是如何变着法子的新瓶装旧酒再卖一次。不管怎么说,Creative的技术是领先的,即便我的产品够老,但也够领先。对集成声卡领域则不屑一顾。
Creative每发布一款新品,都在强调技术的先进性,有多少MIPs,能加多少速等等。实际上,此时的用户对这些不再兴趣盎然,很多人开始接受主板集成声卡,最终,Realtek成为集成声卡Codec的最大供应商。现在回头再看,这块市场大得吓人。2008年,全球一共生产了3亿台电脑,除了一些专用型的电脑,都会需要用到一颗Codec。Creative当年瞧不上的低技术含量的东西,却形成了庞大的市场。
在中国大陆音箱市场,Creative曾把持着头号交椅,也是中国多媒体音箱市场中,成就最高的非本土品牌。Creative推出PCWork之后,风靡大江南北,2.1到4.1,国内同行被打压得喘不过气来,但Creative并没有再接再厉,没有及时的拉开产品线,忽视400元以下的市场,结果当时还没什么资本的漫步者找到了立足点,不到3年,Creative失去了第一的市场地位,接下来的几年,就是被逐出中国市场的过程。虽然Creative曾经发布过XFree的第二品牌来竞争低价市场,但市场操作是极其失败,完全丧失了竞争力。
不管是Realtek还是漫步者,在当时,与Creative远不在一条起跑线上,但最终的结果,都是以Creative的失利告终,失败一次可能是偶然,失败数次,根源就在Creative身上了。
忽视市场需求,轻视竞争对手,是Creative致命的错误,其根源,我们认为是其长期技术领先导致的骄兵心态。
失去标准制定权
在DOS时代,Sound Blaster就是事实上的行业标准,其他品牌如果不兼容Sound Blaster就没有市场,当时所有的游戏和应用软件都以SoundBlaster为支持对象,SoundBlaster的声卡可以不经过设置就能直接使用。但到了PCI时代,Creative没有去努力争夺标准,让intel的AC'97规范主导了市场,而且,自己也加入到别人制定的标准当中。最终失去了行业标准的话语权。Creative的声卡也一直被AC'97规范拖累,市场被侵蚀不说,而且从此深受SRC困扰,直到X-Fi,Creative还在试图拿出7310MIPs的运算能力来克服SRC导致的音质下降,这浪费了太多技术资源。
错过MP3播放器发展的大好时机
Diamond(帝盟)和Creative是当年MP3鼻祖级的品牌,Diamond的Rio和Creative的Nomad系列都是早期的风云产品,为普及MP3播放器概念立下了汗马功劳,Nomad还发展出了完善的选单系统以及全球先进台硬盘型MP3。帝盟很不幸,被RIAA盯上,一场举世瞩目的官司开始了。这个时候,Creative却无所作为。2001年,Apple发布第一代iPod,一切都完了。在与iPod竞争时,Creative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,但始终再也夺不回市场主导权。Creative甚至状告Apple侵权,Apple大大方方的赔了一个多亿美金给Creative,市场依然还是Apple的。在iPod系列发展出Shuffle一代时,Creative的高管公开给予了无情的嘲笑,称其为“比中国最差的还差”。事实上,Shuffle获得了成功,这个事件也折射出Creative的一些心态。Creative错过市场不只是决策方面的问题,他们在判断市场需求时,还是以一个技术员的角度在分析问题。
盲目的引导消费
不管何种渠道的市场调研,都会显示双声道音箱的占有率为最大,而Creative一个劲的发展多声道声卡和音箱,过度的看好多声道市场。并试图引导用户去进行多声道的应用,结果是可想而知的。Creative的多声道声卡,功能出现闲置,多声道的音箱系统销售不畅,5.1、6.1、7.1通通没有被大面积认可,中国本土的多媒体音箱品牌,甚至都不愿意跟进6.1、7.1的音箱的设计与制造,Creative的领导地位已经完全丧失,但Creative并没有看到这点,在相当长的时间里,依然没有为市场做自我调整,结果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困境。
过于依赖Windows系统
在微软的DirectSound 3D的基础上,Creative发展出了EAX,并打败了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Aureal,最终Aureal的核心技术被Creative获取。Creative并没有去评估A3D的价值,顶多也就是将A3D的一些先进函数导入到了EAX当中,而没有去评估A3D作为独立API是否有价值。在后来,OpenAL也逐渐兴起,最初对OpenAL表现热情的不是Creative,而是Nvidia,Nvidia在自己的芯片组集成声卡中,加入了对OpenAL的硬件支持,Creative则视而不见。当微软确定要在Vista中放弃掉DirectSound 3D时,Creative才缓过神来,拥有独立的音效API是事关生死的事情,这个时候,Creative才开始正式支持OpenAL,其官方的态度180度大转折,开始公开称赞OpenAL是如何如何优秀的,实际上,Creative支持OpenAL,完全是迫于无奈。A3D和OpenAL,这是2次让Creative摆脱微软影响的机会,Creative都没有及时把握住,Creative过于信赖微软了。2007,Creative开发了一套称作ALchemy 炼金术的应用程序,这套程序,可以让X-Fi在Vista下实现DirectSound3D的音效,它的核心原理是将Vista下的DirectSound 3D API翻译成OpenAL的API,以实现类似效果。但这只能算是权宜之计,因为它依然不是全硬件方式实现的,它的本质是一套模拟器程序。Creative需要在OpenAL的基础上重构EAX,要实现这一步并不难,但真正要广泛应用,还需游戏厂商的大力支持。时至今日,OpenAL的被支持力度仍旧比不上当年的DirectSound 3D。
Vista 并没有获得Windows XP那样的成功,XP的市场保有量依然巨大,大部分用户仍旧可以在XP系统中使用DirectSound 3D硬加速来玩游戏。Vista 的不幸对Creative来说是一个喘息的良机,但时间已经不多,Windows 7即将发布,不出意外,它将沿用Vista的音频驱动模型,而XP即将退役,DirectSound 3D硬加速将退出历史舞台。
在对非Windows系统的支持上,Creative并不作为,Linux下的Creative声卡,都仅仅只能发声,显卡厂商玩命争夺的游戏机市场,Creative也表现得并不积极,这大大局限了Creative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