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频 频道

不仅仅是取消35mm的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AirPods与iPhone7一同亮相,同时iPhone7 取消35mm接口。在这样的前提下,AirPods自然是与iPhone7一起发售,甚至有“同捆装”才最为“合理”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然而,经历了意外延期、反复跳票等情况,AirPods相对最“合理”的时机,足足迟到了三个月。

  实际上,即使在正式发售已经三个月后的现在,碍于产能,AirPods仍然不能“说买就买”。虽然攒足了关注,最终产品也算优秀。但我们都更愿意相信,AirPods若与iP7一同上市,无论声势、销量都会更胜一筹。数码科技领域的半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,AirPods也许错过了很多…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好饭不怕晚,苹果最终还是带来了颇具突破意义的产品,完成了取消35mm接口的闭环。

  开箱依旧是简约的苹果风格。产品主体+说明书+充电线。

  AirPods初初上手,谈不上惊艳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充电线是通用目前的“苹果标准”Lightning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充电仓精美别致,极具科技感。打开AirPods的仓盖,中间位置是指示灯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在不同工作状态下,指示灯会呈不同的颜色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耳机本身的造型,则很普通。几乎与EarPods一模一样。EarPods是苹果多年积淀的作品,就人体工程学层面来讲,已很成熟。如果你佩戴EarPods很舒适,AirPods就一定会更舒适。作为苹果这样成熟的企业,自然不会为了改变而改变。

  只是……外形不变、却10倍于EarPods的售价,让很多朋友吐槽——“一千几块剪条线”。

  无线 (蓝牙)耳机,并不是前沿科技,甚至算不上新鲜玩意。尤其在蓝牙4.X标准,当音源的传输不在是瓶颈,蓝牙耳机得已各种形式的迅猛发展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个人收藏的无线耳机中,比较有代表性的是SONY W273以及Fiil。一个定位于运动,防水。一个定位降噪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使用过很多无线耳机,没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体验。实际上,在音频设备领域,尤其是消费级便携播放设备层面,这个时代已经很难再有初初上手iPod及Touch时的惊艳感。AirPods,带来些许惊喜,关于耳机用法的新起点。

  仔细观察AirPods与EarPods就外观上有些许变化,多出三个开孔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一个是麦克风,另外两个是红外传感器。内部则更有玄机,在保留EarPods耳机的基本功能基础上,AirPods把一大堆“零部件”塞进如此狭小的耳机里。其难度,在当下可想而知。也许正是这个原由,AirPods才意外延期,反复跳票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凭借苹果强大的工业设计及制造水准,依托这些硬件实现了耳机更多的可能。在下文中,会结合场景将这些部件一一讲解。

  首先自然是W1芯片。AirPods耳机中,无论哪个部件,实现的哪些具体功能;都是W1芯片来处理,它就像是这些部件的“中控”。同时负责转换蓝牙信号,管控功耗,干预设备配对等。换言之,有了W1芯片,耳机至此,不停滞在被动受控的状态,而是拥有了自己的大脑。这,或多或少是耳机领域的一次革新与突破。

  日前已经确认,同样跳票的另一款无线耳机BeatsX,也将搭载W1芯片。以苹果的命名习惯,未来会有W2,W3,W4……届时,将赋予无线耳机更多功能,在日常使用中实现更多的可能。

  AirPods连接设备,操作十分简单。

  只需打开充电仓的仓盖(不拿出耳机)。靠近要连接的设备,甚至都不需要十分贴近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该设备就会弹出窗口,点选连接即可。当然……此设备自然是要苹果设备,且需要软件部分的支持。

  AirPods的连接方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蓝牙配对”,而是通过iCloud连接。这样的机制,可以理解成是将当前设备的iCloud账号(Apple ID)与该AirPods“绑定”。如此,在更换其他(此iCloud账号)苹果设备时,无需重复连接操作。只需点选播放设备,方便在多个Apple设备之间“无缝切换”。目前AirPods可支持(部分)iPad、Apple Watch以及Mac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当然,AirPods也可以连接非苹果设备。按住充电仓背后的按钮,数秒后指示灯呈白色闪烁,即表示AirPods进入配对状态。无论计算机,笔记本,手机,都可以通过蓝牙适配来连接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只是少了W1的控制,AirPods缺失了大部分功能,变得与一般的无线耳机毫无差异。值得注意的是AirPods对软件的相应的要求,macOS Sierra,iOS 10,watchOS 3,才能完美支持。很明显,对软件部分的要求,是至少可以使用Siri的设备(版本)。

  iPad 2(目前最高版本为9.3.5)在尝试连接AirPods时,被无情拒绝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这并不意外,包括iPad2等(老)旧设备的iOS版本不能良好体验Siri功能,很早前就被苹果遗弃。非本家的产品尚且至少能用,而本家的低版本产品连用的机会都没有,遗弃的很是彻底么。

  “绑定”过iCloud账户的AirPods,仍旧可以连接其他苹果设备。有所不同的是,只能像连接非苹果设备的方法,用普通配对方式连接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而在连接成功后,由于本家系统上的支持,W1芯片可以正常工作。AirPods的功能也就都能正常的在“新设备”上使用。只有“无缝切换”的功能是基于iCloud账户来实现,普通配对形式连接苹果设备,自然无法承袭这一功能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AirPods两支耳机外形上适配左/右耳,呈镜像。除此之外,其他配置及功能都是一模一样的。从电池仓取出耳机时,先拿出的那一只耳机,(默认)会被“定义”为“主耳机”。主耳机启动麦克风,以耳麦模式工作。“副”耳机则只负责作为耳机的基本功能。当然,也可通过设置来定义哪支为“主耳机”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耳机离开充电仓,红外传感器开始工作。W1芯片会根据红外传感器来判断耳机当前的状态,从而切换工作模式。当耳机塞入耳中,会有提示音,表示AirPods已经进入工作模式。播放音乐时摘下耳机,会自动停止播放。

  关于续航,官方是这样描述的。

  可以连续播放5个小时的音乐,充电仓可以为两支耳机提供6-8次充电。什么概念呢?即完整的为AirPods充电一次。(最多)可以连续播放音乐45个小时。通过试用测试,基本与官方描述相符。

  实际上,充电仓这个设计,使AirPods“底力”充足,从原理上保证了充盈的耳机电量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当不使用耳机的时候,就会将其收纳到充电仓里。换句话说,耳机不是在使用中,就是在充电中,只有这两个状态。再配合W1芯片的智能功耗管控,红外传感器使耳机摘下就停止播放。这些让AirPods的续航强大到用户可以完全忽略电量的程度。

  举个例子,为了完成报告中关于充电部分的测试,需要将耳机及充电仓的电量耗尽。为此,我用了5天……由于摘下耳机就会停止播放。最后甚至蓝牙连接非苹果设备,“挂机”!在近10天的试用中,仅仅是最后做充电测试时为充电仓补电一次。一般用户的使用强度不会超过测试过程中的折腾。

  打开充电仓上盖可以看到,5.2V+最大额定电流2.4A。也就是12W快充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充电仓输出,也就是为耳机“补电”,也达到了5V,1A。将完全没电的耳机充满只需要30分钟。实测证实了这个速度。换个说法,iPhone7不过仅支持10W“快充”,且大多数情况下跑不到10W。这甚至有点讽刺,不是么?然而,通过测试,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……充iPhone7的充电器,只能达到0.3A,1.5W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换成2A,8V - 3A,12V自适应充电器,结果一样。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想来,标注的2.4A,意思应该最大适用。并不代表可以完全支持。不过……0.3A,AirPods充电仓一次完整充电,大概也只需要70分钟左右。

  题外话,耳机自然没话讲,超标的“够用”。而iPhone7那所谓的快充已经被各路机型吊打,苹果亟待解决快充“不领先”的尴尬境遇。


  Siri交互,是苹果赋予AirPods重要使命之一。

  这一次AirPods通体没有一个按键,即便是最基本调整音量,切换曲目都要通过Siri来完成。

  在佩戴好AirPods后,轻敲两下耳机即可唤醒Siri,这个操作等同于在iPhone上按住Home键。实现这部分功能依托于耳机内部的加速传感器。也许是个人愚笨,初初上手时,这“轻敲两次”的操作显得不太游刃。同时也发现很多朋友在吐槽这个交互方式,需要“重击两次”。反复尝试后发现,成功判定此操作的要点在于:接触面积>力度>双击速度。也就是说,用手指肚大面积接触耳机才是最为正确的操作方式,成功率达到99%。

  而这种操作方式的正确中文表达方式应该是“轻触”、“轻碰”,甚至“轻拍”、“轻摸”都可。总之绝不应该是“轻敲”!轻敲……我敲你妹啊!再回想苹果过往的中文文案,已无力吐槽……

不只是取消35mm闭环 AirPods试用报告

  苹果对中文的理解尚浅,Siri在中国表现出严重水土不服。关于语音交互,个人认为国内的讯飞已经做到了一定高度,Siri较之其差距不是一点两点。

  只是……(个人认为)用语音进行人机交互这行为,本身就很SB。提高音量,不是“提供饮料”!翻来覆去还不如直接按俩下侧键。

  这种交互习惯需要时间建立,复杂的中文逻辑,还需要更强大的人工智能来支撑。然、九层之台起于垒土。事物的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,科技数码产品亦如此。很多时候,我们不理解的并不是某个科技公司的具体做法,是我们根本就不理解世界。语音,尤其是中文,在今天尚只能做一些相对简单的交互。但,明天呢?

特别提醒: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
0
相关文章